上世纪90年代富投恒盈,沈飞接收俄制苏-27战斗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数量是按吨来计算的。 1996年8月,按照中俄签订的关于苏-27SK引进生产的项目合同,俄方在沈阳北陵机场向中方交付第一批苏-27SK设计图样资料。
苏-27K飞机的设计资料被移交给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飞机的制造工艺资料移交给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的其他资料(包括机载设备、材料、武器和标准间等资料)全部由航空情报所派专车从沈阳运回北京暂存。
全国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各个厂所单位按照专业分工,先后派车到情报所取回本单位所需的技术资料。
苏-27SK所设计的图纸资料数量庞大,那时候有没有数字文件和数字模型,还是以纸质图纸为主,为了运送图纸资料,俄方先后6次使用专机把数吨图纸资料空运到沈阳。
当时还没有如今的巨型计算机仿真和三维建模以及有目录的电子档案富投恒盈,需要一点一点地研究图纸啃透俄方的飞机设计思路,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大国空军在采购先进战斗机的时候,通常要面临货比三家的选择。中国也是,苏联一开始并不想向中国出售苏-27战斗机,而是极力推销米格-29。在1990年,苏联武装力量机关报《红星报》,专访了苏联空军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上将,上将明确表示,中国获得苏制米格-29这样的高性能战机,毫无政治障碍,这段话引起国际轩然大波。
但是,中国并没有受到苏联人的摆布,军方高层一眼看透苏联上将的表态,纯属俄国式的狡诈,这种忽悠过去对印度很有效,不过对中国显然是免疫的。最终中国人选择了苏联空军刚刚服役的苏-27重型战斗机,苏联人没办法忍痛卖了。
当时苏联经济上面临破产,窘困的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与北京关系,以获得贷款和生活品食品的援助,为此不惜送出厚礼,把苏-27战斗机作为中苏军事合作的重头戏。
苏-27的出售条件十分优惠,甚至可以用瑞士法郎记账的易货交易,以苏-27k战斗机换取中国的日用品。这是近一百年来,俄国人少有的,没在中国人身上占到大便宜的国家交易。
1992年6月27日,俄罗斯首批交付中国空军的12架苏-27重型战斗机,包括8架SK单座型和4架UBK双座教练型,从俄罗斯飞赴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拥有了第三代战斗机。(这8架苏27已经在四年前从中国空军退役)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共从俄罗斯引进了三批78架苏-27战机,其中有38架是苏-27SK单座战斗机,40架是苏-27UBK双座战斗机。另外中国还进口了大约100架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还自行组装了大约70架歼-11A战斗机。随后,中国以苏-27为基础自行研制了歼-11B,歼-16等战机,苏-27战机在中国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战斗机家族。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苏-27系列战机,是一件跨时代的大事。这些苏27系列和随后引进的苏-30MKK战机,以及我们对苏-27K国产化改进型号,甚至影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亚洲政治格局。如果苏联没解体,可能中国的歼-11战斗机就是美制的F-14“雄猫”了。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